2014-03-09

[電影] 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

"The Best Offer"被翻成「寂寞拍賣師」。

是一部看完令人省思很多的電影。

劇情停留在拍賣師還是想選擇"等待",寓意他似乎還是願意和追尋這中間過程裡--

真愛的可能性。

因為女主角"克蕾兒"曾在他的耳邊跟他說過

”如果我們之間有發生什麼事,請相信我曾經真心的愛過你。”


原是只有同情男主角,因為原本對女性和人性多疑的他,在他以為找到了真愛、友情

等情誼時,人也意氣風發了起來,但終究落得一切都是人為的佈局與殘酷寫實。

「人性」到底是該選擇相信或是不相信?!


如果像男主角一樣,花了畢生收藏(可能上幾百億價值),去買一個對人性

體悟,算不算是這部片想給的教訓,是往好的方向想之解悟?


只是似乎導演與編劇帶到的另一面,是他崩潰的一面,而在這邊,

又加上有一位忠誠的部屬,會來療養院探望他、幫他帶些信件與雜誌。

他已只能面無表情地微微點個頭,一無所有了(很多反諷)!


劇後,我一個人默默地走在夜裡返家,感觸真的很深。

往家裡的方向,有一處數棟華麗建築,緊臨一間校園,也算是這區的豪宅了。

人總是會喜歡走往這邊,明亮、新穎,黃暈的燈光造景,一樓幾乎都林立的店面。

走過,有間已關了門休息的店面,透過玻璃門看到一位女店員在裡面整理商品...

人們總是在追求金錢財富與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著,

但為了表面這些榮華富貴,在追逐的過程,內心有多少感到的是踏實與喜悅?


今日下午我與兩位年長的阿姨,算是以前在台大的前同事,一起聚會、吃飯、閒聊。

她們一個47年次,一個53年次,邁入中年的她們,開始有身體健康的問題,


有個一耳已聽不太清楚(曾開過刀而現在受損狀況嚴重)、有眼睛的問題、另一個

有手的問題和面對家人(帶孫子)、老公退休了卻開始有不同老小孩脾氣產生的問題

,人生似乎隨著走到不同階段,又有不同的問題和課題得面對。


其實這兩位阿姨現在的生活應都可算過得不錯,

她們的老公一位做到大公司的主管,一位在大陸投資IC面板。

現在能帶給她們的積蓄應算是還ok,小孩也大了,有工作、有成就,

只是,開始有了年紀,自己身體與老公們身體康健與否,還是扎實與共的問題。


我現在也開始因有了小孩,要學習面對如何伴隨著她們成長過程,

教養她們什麼是真、什麼是善、什麼是美,什麼是面對生活的道理與智慧。

我不知我能否把她們教好,

或我該怎麼教好她們判斷是非、是什麼是好人、什麼樣的人可以相信、什麼是值得投注

的情感。

如果大家都太追逐表面、害怕面對真實,內心又何能真正有股安定的真實感,而這些體悟

我是否有一天能真真實實地傳達給小孩子懂?

除了認真過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或理想、事業,也希望能追求到心靈的一種平衡,

並且身體健康,

也許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踏實而實在地不會輕易地被外來的"一時"給蒙蔽和欺騙,

也不是偏激地像原男主角因為害怕受傷而選擇什麼都不信任(最後還是栽了),

我想這才是對人性一生的功課。


最後,有人的評語也寫得不錯,引用:

「愛情是藝術 ,是世上最真實的贗品 而人性的價值 ,是值得思索的層面」。
「寂寞的人心中都有黑暗的地域。但確也是最脆弱的的一部份,最後甚至被摧毀...」



劇情簡介:

本片為義大利導演吉賽佩托納托雷繼《海上鋼琴師》之後,所拍攝的第二部英語電影;其
原始構想其實於二十年前就出現在導演腦中,再加上一些近年來產生的新點子,就成了這
部片子的雛型。
生活孤僻神秘的拍賣師佛吉爾(傑佛瑞洛許飾)在藝術界享譽盛名,然而他卻長期私下用
非正當的競標方式,收藏他獨鍾的仕女畫作,而比利(唐諾蘇德蘭飾)則是長期與他合作
這類交易的夥伴。

佛吉爾接下了一件新案子,拍賣物件是收藏在某棟大宅邸的藝術品。這棟房子的女主人克
蕾兒(希薇亞侯克斯飾)長年來足不出戶,性格似乎頗為古怪,卻也因此而勾起佛吉爾的
同情與好奇。趁著某次機會,佛吉爾偷看了克蕾兒的真面目;不料,被這位神秘女子的美
貌震懾住的佛吉爾,竟對對方一見鍾情……。

鮮少與人接觸的克蕾兒在面對佛吉爾時,常常感到不安,後來也漸漸地感受到、並相信對
方的一片真心……。而佛吉爾暗藏在心底深處多年、對於愛情的想望,被美麗的克蕾兒一
觸即發,甚至不惜放棄自己最寶貴的隱私……。佛吉爾用他畢生所出過的「最高價」才得
到的愛情,是否完美如他所有的收藏品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