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9

[個人] 心事

心事很多..

也許跟他之間的差異一直會是我們之間的距離吧。
越介意,這差距就會變成鴻溝,
只有學會不在意,這差距才會縮小?

有時我也好累,
因為覺得我一直不停地在努力學習如何與另一伴相處。

擔心害怕
一再去失去自主與自己。

人家都說要讓自己快樂,
我也知道,只是要如何讓自己快樂起來呢?

2011-02-15

[閒聊] 10:10班次 遇見蘇格拉底

禮拜天下午北上,

赴星期一晚上的產檢。

昨晚是情人節,產檢完後,兩人牽手散步回家,並看了阿尼下載的「在深夜的加油站遇見

蘇格拉底」。


這部片講得幾個要義就是:

 1.凡事的發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2.沒有任何一件事是靜止不變的;在任何時刻,萬事萬物皆在變動。

 3.關注於此時、此地、此刻的自己。不用去想過去與未來的事,好好心無旁騖地活在

  當下,因為凡事都在改變,在人生每一段旅程中,要能好好地懷抱著希望,去

  享受過程,而非受囿於超乎個人可以預期及掌握的結果。

 
其實這部跟我最近在看的「轉轉念,幸福就在心裡面」這本好書非常像。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3313

--轉念,學會接受以及跳脫出來控制自己情緒與思維。(這本書我還沒看完,

 目前留在台北;等下回看完後,再來分享)


主要就像今天搭捷運到板橋,趕10:10的車。

其實想搭這班車,是大約12:30就可到中部,還或許能回家跟爸媽一起吃個飯。

10:06分到了售票口後,售票員說..妳應該趕不上這班了啦...ba la ba la..

delay了打票時間。

我跟他說:我想試試,就讓我趕趕看吧! 

他才開始key字。

結果,我這個孕婦都挺起大肚子用跑的了。

沒想到下了月台,就在眼前自強號的門關起來,10:10分整。


站務員用哨音吹我,我跟他揮著我手中的票,

(可是他又吹了我一次,叫我放棄..)


然後,一個人喘噓噓地看著自強號就在眼前、在身邊緩緩駛走..



好吧! 等吧..


我從B2月台爬上B1樓,再回到1F售票口跟他們換下班自強號。

然後,重新下到B2月台,

心裡想著--

再等1個小時,這中間、這件事是要我體會什麼事呢?

原預計12:30就會到站,可以去改搭客運,也許13:00就到家了。

現在就是在這邊等著,然後整整延後到13:40左右,再看等到幾點的客運才會到..


因為要等一個小時,所以就沿著月台找空敞一點的座位區。


我看到兩個非常可愛的小孩子,他們的爸爸讓他們一人啃一個麵包。

一個約3、4歲的姊姊吧,另一個大約只有2歲的弟弟,尤其是弟弟小小的,

學著姊姊,然後咬著麵包的模樣超級無辜、無敵地可愛 >///////<。

爸爸去旁邊的販賣機投鋁箔包飲料。


早上10:35分,旁邊坐來一位頭髮完全斑白的阿嬤。

她張著不全的牙,拿著她的票用台語問我:小姐,我這等一下是要坐哪一班車啊?

我看了看,剛好我也會講台話,就跟她說:

跟我同一班車,等一下跟我一起上車就可了。

她連忙感謝..就一直說她看不懂,不識字,剛剛也是站務人員帶她下來這個月台的。

都要靠用"問"的才能買票、找月台、找車次回去鄉下老家。



她說她是八月份上來台北住二兒子家。她早上出門並沒跟媳婦講,

想說等她平安到了麥寮(雲林縣)再電話跟她報平安。


我看她年紀也有了,但就一個人自己坐車。我記得滿65歲票都會打對折,

就提醒她說:如果已有65歲,下次記得票會比較便宜喔~


然後我們座位旁另站了一位也在候車的中年婦女,就主動開口叫我看一下她的車票價錢,

來判斷站務人員有沒有幫她打折。

我再幫阿嬤看了一下,我的是400塊,她的是2xx塊,我坐得比她短程,那應該是有。

而這位中年婦女趁座位空出來,也坐了下來,我們一起聽著阿嬤說了好些話、

陸續應著:


她已經85歲,她的老大(兒子)已走了(不在人間),老家剩她跟大媳婦住。



現階段她會不時到老二、和老三家輪流住。

她說她可以的話就這樣四處跑,不會搭車坐車就問人。

有一種自己生活哲學的逍遙自在,也不用落得需要處處麻煩兒女的困擾。

她感嘆地說兒孫就自有兒孫福了,

不然,她這般年紀,也沒有能力能再幫忙孩子們擔什麼責任...她不會造成他們什麼負擔,

也就夠了。


聽著聽著,

我想說我們這人生,到了一位85歲的阿嬤身上,從她口中說出來的話,

想著看開和學會放下的哲學。

不然,她老伴也走了,兒女也各自有了家庭生活,之於一個人,

還是要好好生活地走下去吧?




阿嬤再說台北天氣冷,她老家有兩件大衣,不需要讓兒媳多花錢再買厚外套,

她說光那兩件大外套拿一件來穿就很夠了,幹嘛還需要多買呢..



結果後來一起跟我們聊天的這位中年婦女就說起變冷和天氣的事,

說阿嬤住的麥寮那邊跟她住的鹿港一樣,是靠海風很大的地方...


咦? 這麼巧.. 我問起她,才知道原來這位婦人的家跟我的老家這麼近,就附近而已(而且巷子尾還有一間廟)。


連她都驚訝在台北這個地方,素不認識,然後剛好在同一個月台坐在同一區座位上,

得知彼此有個這麼緊密的地緣關係。


只是,她要回中壢去看她開刀的媽媽,所以等到10:50分左右一班往新竹的區間車來,

她隨即先上車離去。






年紀大的阿嬤很喜歡找人說話,後來她又主動說了許多.. 又再問了我一次車次

(我知道她記不住).. 還提到她曾也遇到跟我同鄉的一位女孩子怎樣怎樣...


斷斷續續的,

人生的畫面,一幕一幕在每個人的腦海中一直閃現,一直在走..

也有的人,在我的生命中來了,然後又離開..


這當中的緣份是什麼?

我們把握過什麼,在失去了什麼,又是否已釋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