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8

[書單] "為自己出征"(Robert Fisher/王石珍)

還蠻喜歡看有關心靈探索,了解內在自我這方面的書。
我稱之為靈修類的書籍。

我們從出生、長大到成年的過程直接、或間接,有意或無意接收了來自
父母、手足、同儕等各種加諸的建議、批評、讚美或觀感,
塑成自己自卑、驕傲、自大、自私、成見、恐懼、膽小等等內在自我性質的個性。
這樣很容易遺忘了心靈上的那個真我。

其實最後發現慢慢看了越來越多本的書,像祕密、遇見未知的自己、最後第十二堂星期四
的課、為自己出征、好事吸引法則等這類的書,在講的"原理"有種「萬法歸一」的情況。

以這本書(以武士通過三座城堡來改變自己的修煉,是很童話式的故事情節)
內的句子來舉例,它寫到:
「瑞蓓卡(一隻鴿子)說:「動物接受,人類期待。你從來不會
聽見一隻兔子說:『我希望今早太陽會出來,我好去湖裡玩。』如果太陽沒出來,也不
會破壞兔子的一天,光做兔子,兔子就很高興了。」

 武土仔細地思考這席話,可是他無法想像,有多少人光是做人就會開心的。」

真的~~我們「人」對周遭的任何人、事、物都有太多的期待了。
想要什麼,希望怎樣,期待什麼... 如果事情不能順己意,就會失望或甚至憤怒生氣。

真的要多做一點反求諸己,觀照自己內心的思考呢。
這才是這一生的功課,要"修行"啊。
因為有了"修行",觀照自己內心的所求和慾望,學會接受和臣服不如意的事,

我們的心境就會轉變,當心態一轉變的當下,自己散發的能量不是負面的磁場,
很有可能就會發現或冷靜地釐出事情可以如何處理的更好轉機。

---
所以,總說求人不如求己,改變自己是改變事情最快的方法。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