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2010 [朱衛茵 & Ken]
「有時候,愛情裡的付出只在細微的感動之間,看起來很輕,其實很重」
最近看的書裡,以及
看著身邊週遭適齡卻還單身的同學朋友,很值得玩味。
比如說,我有想幫忙介紹的同學/朋友,可是都提了或介紹了,
不是互相嫌棄,就是互相猶豫(不是很想交對象嗎?);
然後,也有一群是本身真有許多空間待改進,才.. (不要陷害朋友)...
好像不論有交的、沒交的,或我個人本身,都有該努力的課題要做。
我也常看看感情文章或某些人的個板抒發,
幾次,我也很想表達一下自己經驗與看法,
只是有些”努力”並非透過文字就能讓外人意會...
畢竟自覺本身也是個"學習者",所以有些別人情感的事,我實沒什麼資格置喙太多。
愛情裡,
不論如何,我還是鼓勵還單身的朋友多去交往、要直往金星人/火星人的巢搗去,
總得殺個你死我活,傷痕累累,妳才會更了解男人,男人也才會學會如何體貼女人,
而讓彼此增加談感情的機會。
總得親身體驗過這種跌跌撞撞的過程,才能明瞭與異性相處的哲學,真的!
別人怎麼說破嘴或下指導棋,每個人、每一段感情、就是不一樣。
而要達到什麼目的,個人強調還是”一定要付出的”。
比如在剛開始交往的前三個月,到前六個月後,開始回歸情感現實面,
就得先熬過相思、曖昧不明、如何給/製造機會到酸甜苦辣的過程,
而這些或許還不算什麼;真正到如何能每天面對不同成長的生活個體,並朝夕相處,
還好有一段包容與需互相體諒、信任的課程..
諸如,有時女人善嫉妒、猜疑、沒安全感,
「你為什麼不接我電話?!」、「你真的在加班嗎?」
其實她只是在表達一個最終的..
希望另一半能更加愛她的一種表現..
這或許就會讓男人看到她與表面的情緒,會覺得匪夷所思,
”為何女人會這樣歇斯底里?”
只因為她在意,所以才會想要求對方。
而女人,卻又常常不只想很多,還容易把很多事根本地想過頭,掉入牛角尖裡去。
很多事,都足以證明只是男人與女人思維和處事之邏輯差異!
當一段感情進入明確與漸入穩定期後,女人要的是對方更加愛她,還有越來越愛她。
而男人覺得已確立這段感情,所以他們會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執行,如努力工作買好房子
給她住、存足夠的錢來穩定兩人的生活。
女人在像這樣的情況下,得不到男人一開始殷勤的呵護,就又陷入「落差」的不安全
感→致容易亂想(甚而許多誤解),所以有時男人也可多一些言語上的表述,
女人常需要靠言語才能感到心安。
其實我會推薦這本書,是它不只單純以女性觀點(朱衛茵)來寫,
也包含男人(另一作者Ken)用他的觀察來描述。
我個人覺得男人、女人之間除了溝通,還真的自己也要多做功課來達成互相了解的目標,像多看這類書籍就是不錯方式!
最後,希望誰也不用在愛情裡委屈自己,
不用一味付出和滿足對方需求,
還是要先愛自己,建立自己在情感中的自信,相信我是值得被對方愛。
唯有最完整如初的妳/你(正是一開始吸引對方的那個人),才能在遇見愛情後,
兩人一起在愛情海的旅途中順利導航。
祝有情人終成眷屬,
大家一起加油。
--
愛情沒什麼道理,
也沒所謂的理所當然,
把自己準備好,愛情就來了。
然後學會經營和用簡單化、順其自然的態度"迎接"兩人任何的相處與磨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