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

980328-0401_日本之旅

擱置這麼久,本來以為應該不會有這篇了,

在剛剛又整理(看了)一下日本玩的照片時,那幾天出國在外的心情與感覺又重新回來了。


想想,還是該簡要紀錄一下自己所遊所見,才不枉這次充實而愉快的出遊,畢竟還是長

到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出國呢!


第一次,其實應該充滿緊張和新鮮感的,

但這次太幸運了,有人把行程、機酒安排與相關事宜都處理得好好的,

我只需負責把這五天我要用和想買的東西整理好,就ok了,所以相信這次同樣的旅程,

同行的人一定有截然不同的心情與心境。^_^



第一天起程,7:40我們搭長榮直接到桃園機場的巴士;沒想到一上重慶北路交流道,

高速公路就開始塞車。


看著錶間,我們想反正是11:00的飛機,也不過到桃園而已,

應該"錯錯有餘";結果,沒想到真的錯了,

到了早上8:30,巴士才剛行經五股.... 然後,還是一直走走停停、走走停停..

在塞車的車陣中(因為太早起來),我們伴著走走停停的節奏,還不自覺昏沉地小睡了一

會兒。

沒想到,突然醒來時,已經快10:00了,這一清醒,才發現我們才快到南崁交流道而已。

車上都是要搭機的乘客,有的人手機開始響了,有的原本在睡的人也都醒了..

一直引領瞧盼,然而從整條高速公路望去,還是滿滿堵在一起的車輛。


連司機先生也開始為車上的旅客擔心,就對車上廣播說他要從南崁交流道先下,

以避開這樣一直塞車的路況。妙的是,往南崁這邊下了交流道後,平面道路非常順暢,

為了幫大家趕飛機時間,這位司機大哥切入一條沿著高鐵而平行捷徑急駛(但其實他又

沒有要搭飛機,單純盡快欲把我們送往機場,實在是一個好熱心又負責任的好司機唷)。



還好已離機場不算遠了,經這位好心的司機大哥一趕,車子大約在十點初頭就到第一航

廈(我們要去日本),再接著去第二航廈。



不知有沒有人的飛機已經起飛了? 大家都趕著下車,因為從早上七點多,坐到桃園竟

花超過了兩個小時的時間;而且等一下還要排隊劃機位、提交行李

入境等,光這些check in動作就很費時。


還好安排我們行程的"遠見",建議7:30就集合出發(他說寧願在機場等候),

也不要臨時怎樣而誤了飛機,果然,沒想到不知為何會塞車的狀況應驗,

真一沒搭上飛機反而更麻煩。




在機內順利入座後,飛機起飛;跨越了3個小時的經度,看到日本領空,降落..

再經利木津巴士於約傍晚5點多抵達東京。

下車後,眼見一模一樣黑髮、黃皮膚、說說笑笑,講著聽不懂語言,但看起來頗有親切

感的日本人,站滿了街頭。那天,我們位於日本,同樣是星期六的週末晚上,

新宿到處充滿了嬉笑、shopping的人潮中,開始淹沒。


ps.也開始了一直用これ、これ比手畫腳與簡單英語的行程。 ^_^


這幾天的行程記在先前已po文,在此就不多贅了。

反而有趣的是03/30我們跟著日本人由週末假期回歸上班生活,感受到他們生活的不同

節奏;一反在歌舞妓町區那一堆又一堆人嬉嬉鬧鬧的模樣,

他們的上班族大多穿著黑色或深色系的大衣(風衣),女OL一定穿高跟鞋,男性上班族

都穿正式皮鞋(年輕一點就穿較雅痞一點有設計元素的皮鞋),

並幾乎都人手一提(長得像我們的notebook包包那種素素雅雅)的公事包(不像台灣後背的、

側背的,花花綠綠各式都有)。女生都上了淡淡的妝,男生的頭髮都很有型;但他們

一上地鐵,日本人的動作都頗(蠻)一致,早上不外乎看早報、閉眼瞇一下,就是玩手機。


下班時刻,除了有跟同行(可能是同事之類的)一道聊聊天外,大概上了一整天班累了,

就是打瞌睡和一樣玩手機。

玩手機真是地鐵內最主要的動作表徵... 他們的手機幾乎都一律薄而大的螢幕style,

有一次我瞄了隔壁那位女生想知道他們一上捷運就盯著螢幕是在幹嘛,

才知道日本人坐地鐵沒事,就是用手機瀏覽網頁等資訊(簡訊或網路新聞)。

少數那些人用手一直在打的動作,則大概是正在回簡訊或打ps2遊戲機嚕。


日本的街道很整潔,因地鐵、火車非常發達,使得街道間的摩托車很少;

通勤的人多,大致上空氣不錯,大馬路上看到最多的車子也不過是taxi或載貨的商務用

車或小貨車;不會像台北早上上班時段,就開始烏煙瘴氣。




我們都很佩服日本地鐵建設,有的站經我們上上下下轉車換月台,估計搞不好

東京整座地下鐵的開挖有深及地下五六層之高度;這之間各線的接駁、路線規劃,安全上

如何防震、地層下陷或間層倒塌的防範,實在讓人無法想像他們當初工程之艱深與曾帶來

的痛苦與不便。而順應整個路線的完整,也為各區域景點、百貨公司帶來大量商機與

日人上下班、假日休憩的生活便利。我除了讚嘆與欽佩之外,也只能感嘆這在台灣大概

做不出來這種工程品質來。


   試想光搭一個木柵線,ㄍㄧ ㄍㄧ ㄍㄡ ㄍㄡ的,施建品質在哪裡? 車廂內

完全沒有隔音,駛行間很吵,而且不平穩,我不知人民的安全在哪裡?

我只記得當初蓋捷運在費用上,換算一個垃圾桶是要價要上萬塊元的(而又不是黃金垃圾桶)。




在日本除了街道、地鐵與日本人穿著的特色之外,在他們街道或公園景點間,

常會看到大隻烏鴉飛在樹梢或停在電線桿上"嗄、嗄、嗄”。一開始覺得很驚奇,

想說日本怎麼烏鴉這麼多,且台灣人一般對烏鴉是偏向"不吉利"的印象,

但日本烏鴉之多,似乎不這樣被覺得,而且即使是在這樣熱鬧繁榮的大都市街道上,

也常可見到牠們的蹤跡(牠們完全不怕人的模樣,還似都吃得蠻好的,體型很大隻,

詳見相簿),

也的確,牠們不過就只是比較大隻型的鳥類而已,我相信日本人就只是這樣子想而已吧?

而日本的天氣跟台灣差不多,大約溫度平均降三度,但因其比較乾冷,故不會像

當台灣降到同樣低溫時那種溼冷的凜冽;然而,其早晚的溫差非常之大,對像我們這種

來玩的人就比較難挨,也難怪他們很多穿著長大衣或風衣式的外套,主要可把風擋掉,

中午天氣回溫時,也不會像我們穿著羽絨外套這樣反而太熱。

   對早出晚歸的日本人來說,當坐入地鐵車廂時,其椅座還有暖氣設備,車掌(戴帽)

與地鐵站間的服務人員都一律穿著整齊的制服以便民眾辨識詢問問題。

一刷完卡出站後,在地鐵的地下道間,我們還看到賣蔬果的小販賣點與提供修鞋

服務的服務亭。沒想到在地鐵站會看到賣冷凍鮮包的蔬菜,

而服務亭內修鞋的人,穿著了平整的制服並佩戴帽子,他們的東西擺的整整齊齊,

一點也不像台灣這邊修皮鞋、賣蔬果的工作就顯得多是老人家、穿著清寒樸素,好像

卑微似的,更別說當他們從事賣菜還是修理皮鞋工作時,還多處在一個多堆滿了許多皮料

、鞋件或果皮菜葉的地方,說穿了,就是提供一個零亂的環境給客人罷了。


大致上,我覺得不外乎可用整齊、乾淨、清潔的字眼來形容日本給人的整體形象。

而任何一次Shopping,他們會親切地招呼、問好,有問題時他們也會耐心地等候

聽完你這個語言不通的人在表達什麼,並維持一貫親切、有禮之態度,即使是買個小東

西,他們的包裝都很可愛、精美,或提供漂亮或雅緻的包裝紙袋,對於他們所提供的服務

方面,一整個就是可用"享受"來感覺他們的貼心,和對「服務」的重視與要求。

  這也是我深深覺得做服務業,台灣水準有很多可改進的地方(我實在不想說,

上次去新光三越買靴,那服務小姐的態度與臉色,頗讓人不舒服,後來還在猶豫之間,

就沒(不想)直接下訂;事實上,事後跟我同行的非當事人他竟然說出與我有同樣感覺;

同一時間,我去另一專櫃訂了一雙鞋,從98/03/09訂到現在(原說好20個工作天,到現在

我還拿不到鞋子;可見,台灣之服務方面的態度實有很大改進空間)。哎..

其餘的,再細至地鐵月台間提供飲水和小販賣亭設備等;林林總總貼心與做事態度,

實是台灣應效法、學習之處。另外,還蠻多特別的體驗,諸如他們的計程車有橘的、綠的、

黑的、藍的,依各無線車隊有不同顏色,不像台灣純清一律以黃色辨別;迎面而來,

漂亮的日本女生很多,以前不知是誰跟我說日本只有女星漂亮,在街上走的一般、很普通

、醜(可能跟我說的是男生,男人對女生的觀點標準比較嚴一些吧XD);男生平均高度

170以上,也一改以前日本男生比較矮小的印象。而日本迪士尼其實不好玩,不知是不

是我們原先都抱持了太高的期待,反而這次觀感不好。...在上野與新宿御苑賞櫻時,

看到日本人,不論男女老少,人手一台大炮,也為日本相機技術與普及稱服...

時間的關係,....整體上,日本給人很舒適的感覺,加上這趟幸運地遇到都是

好天氣(僅最後一天回程時才有點下雨),回來台灣後,內心裡持續蘊釀了三、四天

,對他們的櫻花、日本生活的想念與不捨。這趟能留下許多美好回憶與體驗,在此實在要?

排的日本小"達人",沒有他事前那麼充份的打聽、尋求資料,大概也沒能這麼順利愉快

的東京之旅了。

這次如此開心的旅行,不僅充份達到放鬆、開心的作用,

也為第一次出國劃下完美的節點,期待下次還有機會(再努力賺錢、存錢),能再去別

的國家,好好開開眼界、學習。



--
謝謝你..

沒有留言: